中速磨磨辊堆焊
中速磨的磨损主要是煤对磨煤辊及磨盘形成的高应力磨料磨损。对磨料磨损而言,磨料硬度是一个重要指标。煤的莫氏硬度为1.0-3.75(相当Hv50-214),与其它矿物相比是较低的,但是煤中含有的其它杂质,如粘土、方解石、石英和黄铁矿等,它们硬度分别为Hv900-1200和1000。实践表明,这些杂质对磨煤辊磨损有着重要的影响,如石英和黄铁矿含量增加,被磨材料形成的磨沟增多并明显变深变宽。因而不同的煤种对金属的磨损程度不同,磨煤辊的寿命也就不同。
通过电镜分析,看到磨煤辊表面的犁沟。载荷作用下煤在金属表面产生犁沟,除部分成为切屑外,大多是把金属推向两侧而形成脊隆,在接着而来的煤粒作用下又把脊隆碾平。这种犁沟----碾平的反复进行导致了裂纹的形成和扩展,最后以片状磨屑形式断裂脱落。无论是犁沟及脊隆的碾平和断裂,还是沟底的塑性变形,其过程主要是属于多次塑变的磨损机理。
贫煤中含有较多硬质矿物杂质,所以在磨损表面产生塑性变形形成犁沟的同时,还有磨料对磨损表面的严重划伤,它的磨损机理主要是碳化物质点的破碎和剥落。因而碳化物相的硬度、尺寸、分布状态(位向)以及它和莱氏体基体的结合强度都对磨煤辊磨损性能产生直接影响。如果碳化物垂直于磨损面呈条状分布,则有利于耐磨性的提高。碳化物深埋于基体中,与基体有很好的结合强度,可以有效地抵抗磨料对基体的磨损而不易崩落。相反,如果碳化物为颗粒状或其分布呈无序状态,则在磨料作用下容易从基体中脱落而形成凹坑,使基体的磨损量增大,耐磨性下降。
我公司采用明弧自保护药芯焊丝进行堆焊,具有如下特点:
1) 送丝流畅,电弧稳定,焊道稀释率为30-50%左右,并且无脱渣现象;
2) 飞溅小,烟尘小,熔敷效率高于90%;
3) 焊接过程无断弧现象,成型细腻,造型美观;
4) 堆焊硬度:HRC60以上,使用寿命能达到新工件使用寿命的1.5倍以上,堆焊后应力释放均匀,堆焊层抗冲击性和耐磨性好,修复后工件不变形。且堆焊后耐磨件磨损速率小于7.5mm/1000小时;
5) 高铬铸铁或镍硬铸铁基体焊接时,均能保证过渡层与基体及过渡层与耐磨层之间的牢固结合,使用后无脱块现象。